所在位置:首页 > 中国大学生时装周 > 新闻速递 > 正文
专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,东华大学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卞向阳
2017-05-19 10:16:32 分享到:
 从生活中汲取艺术

    时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,时尚教育是其中的一个环节。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作为中国时尚教育展示与交流的最高平台,今年吸引了53家院校参加,在精彩的毕业生作品展演中亮出了院校各自的特色优势。
   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,东华大学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卞向阳对本届参演院校的水平表示了高度的认可。“中国地缘辽阔,院校高度分散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每个地区、院校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。这种多样性是我们大家都乐意看到的。”
    接受采访之前,卞向阳刚刚观看了湖北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作品发布会,并对毕业生以二次元、后现代美学元素为主题的创意设计表示赞赏。他认为一场出色的毕业作品发布会没有硬性标准,无论是接地气还是天马行空,只要表达出完整的原创构想,就是好作品。
百花齐放互通有无
    经过5年的成长,从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大舞台上,我们看到了中国时尚教育体系不断成熟,毕业生的视野不断开阔,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理解与表现愈加深刻。
    卞向阳表示,从过去的“大学生时装周”到现在的“国际大学生时装周”,这一平台越来越国际化,参与的院校数量屡创新高,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能够为行业提供的人才越来越多;另一方面,也意味着设计人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。
    因此,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在强调教学成果展示、加强院校师生交流的同时,也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为推手,与产业进行进一步对接,致力让更多的品牌企业参与进来,推动人才资源的落地转化。
    “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展示平台上,让不同风格的学生们相互了解、相互交流,是大学生时装周最重要的价值之一。在学校里,我也经常跟同学们讲,不妨积极参加同龄人都参与的活动和比赛。得奖与否不用看得太重,关键是在活动中了解同龄人的水平,看到未来行业的整体实力,检验自己是否达到行业水准,找到不足之处并尽力改进。”
从生活中获取灵感
    卞向阳表示,从今年的大学生设计作品来看,大家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,但仍需处理好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。“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定位,对学生素质要求的侧重点也不一样。我不反对学生把作品做成艺术装置,也不反对做成大众成衣,前提是要把自己的创意想明白。”
    除此以外,卞向阳也提出文化积淀的重要性。“学生们都勇于尝试各种艺术风格,如果只是快餐式地消化某种艺术风格,是不能凭空产生创意的。只有经过深入的了解,演绎出自己的想法,这才是原创。”
    卞向阳表示,“艺术源于生活”的道理所言甚是,当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,学生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反而退化。“桃红柳绿和摩天大厦,这些都是对生活的感悟,没有这些最基本的素材,也就无法转化出自己的理解。”因此,近年来,大部分院校都对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,注重手绘能力的培养,有助于学生快速记录生活灵感。
    除了文化积淀、生活观察,流行趋势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。
    卞向阳认为,做服装不是做古董,流行性是服装的重要属性之一。“设计师在发挥个性的同时,也应关注流行的大背景,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”
开拓视野找准风格
    随着“一带一路”伟大构想的推进,学生们应该学会用更开放的视野看待事物,把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,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生活观察与思考的最终体现。
    “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成为设计师,也并非只有成为设计师才算成才。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,应该建立自己的审美风格,清晰自己的市场在哪里。”
    卞向阳表示,学生的作品凝聚了创意,是智慧的结晶,如今毕业作品展演更加多元化了。这种多元化,不仅是对社会的展示、对企业的展示、对家人的展示,也是对自己未来可能性的展示。
    “毕业生作品发布会是一次青春的绽放。我相信,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时尚转型之路会越走越顺。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投资,也是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来源。希望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能加入到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中来,对毕业生给予多一点耐心与包容。”
合作媒体
CCTV.jpg YGSX.jpg BTV.jpg JP.jpg FZSJS.jpg FZFZZK.jpg LXQS.jpg JRTT.jpg
yk.jpg AQY.jpg SLSS.jpg WYSS.jpg DY.jpg BIBI.jpg yy.jpg HY.jpg
ZQ.jpg QE.jpg WZ.jpg RMW.jpg ZGW.jpg YGW.jpg JJW.jpg CZYX.jpg
fv.jpg

Copyright © 2010-2019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ICP备:京ICP备10036468号-4 
地址: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D·PARK北京会所A座  电话:010-84562288 传真:010-64387099 010-64375099